一、百度指数与搜索量关系
百度指数是指某一个关键词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被用户搜索的数量的一个统计。百度指数能够告诉用户:某个关键词在百度的搜索规模有多大,一段时间内的涨跌态势以及相关的新闻舆论变化,关注这些词的网民是什么样的,分布在哪里,同时还搜了哪些相关的词,帮助用户优化数字营销活动方案。
百度指数的理想是“让每个人都成为数据科学家”。百度指数是每天变化的,可以直接反映出用户热爱程度和需求。例如话语中与搜索有关的有:“关键词搜索趋势”与“搜索背后的真正诉求”,但都并未明确指出百度指数等于搜索量,百度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搜索量,但是百度指数是不等于搜索量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竞争强度对比
一般百度指数0-200是竞争度小,200-400是竞争度中-,400-600是竞争度中,600-800,是竞争度中+,800-1000是竞争度难,1000以上,竞争度是难+;
对于百度搜索量来说,一般意义上讲,搜索量在200万以内的,属于竞争度比较小的,容易进做上首页的。200-500万的,是中等难度,500-1000万的属于高难度的,1000万以上的,属于骨灰级难度,只能望而却步。
三、百度指数特色功能
趋势研究—独家引入无线数据
PC趋势积累了2006年6月至今的数据,移动趋势展现了从2011年1月至今的数据。用户不仅可以查看最近7天、最近30天的单日指数,还可以自定义时间查询。
需求图谱—直接表达网民需求
每一个用户在百度的检索行为都是主动意愿的展示,每一次的检索行为都可能成为该消费者消费意愿的表达,百度指数的需求图谱基于语义挖掘技术,向用户呈现关键词隐藏的关注焦点、消费欲望。
舆情管家—媒体资源一网打尽
借助舆情管家的强大功能,百度指数可一站式呈现任意关键词最热门的相关新闻、微博、问题和帖子,营销活动的影响力不再“看不见、摸不着”。
人群画像—立体展现
通过人群画像,以往需要花费精力开展的调研,现在输入关键词,可获得用户年龄、性别、区域、兴趣的分布特点,并真实且比较客观。
四、百度指数使用方法
注册百度帐号以后,就可以进入百度指数首页,在搜索框内输入一个关键词,点击“百度一下”按钮,即可看到对应的指数数据。百度指数也支持以下特定字符:
逗号—关键词比较检索:
在多个关键词当中,用逗号将不同的关键词隔开,可以实现关键词数据的比较查询,并且,曲线图上会用不同颜色的曲线加以区分。例如,您可以检索“计算机,互联网,百度,百度指数,百度新闻”。目前,百度指数最多支持5个关键词的比较检索。
加号——关键词数据累加检索:
在多个关键词当中,利用加号将不同的关键词相连接,可以实现不同关键词数据相加。相加后的汇总数据作为一个组合关键词展现出来。例如,您可以检索“百度+百度搜索+Baidu”。利用这个功能,您可以将若干同义词的数据相加。目前,百度指数最多支持3个关键词的累加检索。
五、百度指数大事记
2006年7月29日,百度指数1.0测试版上线。
2007年11月29日,百度指数1.0正式上线。
2013年12月23日, 百度指数2.0隆重上线,引发全网关注。
TAG:百度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