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 吴彦睿编辑 | 深海
作为互联网大病众筹行业的领军企业,水滴公司近期一直在筹备美股上市。有媒体报道称,水滴公司将在三个月内赴美上市,最新估值达100亿美元。算下来,5年时间里,水滴公司的估值已暴涨200多倍。
估值暴涨的背后,水滴公司也面临不少争议。为了吸引更多客户,水滴筹曾雇佣大量人员推销业务,最高的月薪过万元,最后一个被淘汰。他们甚至诱导患者填写虚假信息。
通过水滴筹获得流量后,水滴集团利用水滴互助、水滴保险等产品吸引了大量用户,但也催生了风险。去年9月,银保监会反非法金融活动局发布《商业保险非法活动分析及应对措施》。理论研究表明,类似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且无证经营,其中蕴含的风险不容忽视。部分采用预付费模式的平台资金积累,存在跑路风险,若处理不当,管理不善,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在黑猫投诉等第三方平台上,水滴相关产品也屡屡被投诉。
现场销售人员月收入超1万元,最后一名被淘汰
水滴筹创始人沈鹏毕业后加入当时只有9个人的美团,负责销售,是美团第10名员工。在外界眼中,沈鹏是美团“地推铁军”的灵魂人物之一,先是参与创建美团外卖业务,担任全国业务负责人。
2016年4月,离开美团点评后,沈鹏创立北京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并于同年5月启动水滴互助计划。
网络互助平台的众筹模式需要大量的用户,为了获客,水滴互助三个月花了1000万元的广告费才换来100多万会员,当时种子轮的营销费用占到了850万元,天使轮的营销费用占到了4000万元,占到了总投资的20.62%。
面对高昂的营销成本以及不理想的转化率和用户增长率,水滴筹项目于同年7月上线。
当时轻松筹已经上线两年,是大病众筹领域的领军者。为了保持财务健康,轻松筹等大病众筹平台一般会向募捐者收取2%的手续费。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水滴筹在成立之初就宣布大病募捐平台将实行零手续费。
“水滴筹成立以来,从来没有收过任何管理费、手续费等费用,就连0.6%的支付通道费,都是补贴给募捐人。”水滴筹创始人沈鹏说。
水滴筹也瞄准了下沉市场,进入城镇,通过农村墙面广告吸引了大量三四线用户,与拼多多、趣头条、快手并称为“下沉市场四大天王”。
2019年11月底,梨视频一名视频博主卧底“水滴基金”的视频登上微博热搜,曝光了水滴基金的上门推介活动。水滴基金派出实地推介人员深入医院,自称“志愿者”,带领患者从一个病房走到另一个病房,发起募捐。这些“志愿者”每单最高可赚150元,月入过万,最后一个被淘汰……
这些现场推销员为了提高业绩,往往不核实求助者的经济状况,甚至隐瞒,并给他们提供撰写求助故事的模板。
同期,媒体报道水滴筹员工与其他重病众筹平台发生肢体冲突,此后相关事件也相继出现。
“公益”背后的商业保险
众筹平台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实地“志愿者”的薪酬等问题,不断引发公众对水滴筹公益性质的质疑。
随后,细心的人们发现,在朋友圈给水滴筹捐款后,就会出现水滴互助页面,每月缴纳固定的会员费,可享受最高30万元的健康互助金,首月仅需0.01元。
加入水滴互助后,水滴保险商城的推广开始出现在用户眼中,事实证明,在水滴基金的流量转换下,水滴保险商城发展迅速,2017年5月,水滴基金获得保险经济牌照,保险销售平台水滴2019年新保年化保费突破60亿元,同比增长近600%;合作保险公司70家,上线保险产品超过80款;累计投保用户突破4000万,较2019年初增长1.3%,增速是3倍多。
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互联网保险中介服务平台》中,水滴保险商城品牌排名第五。
这些互联网保险平台背后的逻辑是“大病众筹+会员互助+商业保险”,打造从流量入口到产品变现的完整闭环。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支付宝的相互宝。同属一家公司的蚂蚁保险也通过相互宝吸引了更多用户。原本就拥有强大用户基础的支付宝,2018年相互宝上线7天就吸引了超过1000万用户,一个多月后,用户数达到2000多万。在胡润研究院的“2020中国互联网保险中介服务平台”榜单中,蚂蚁保险位列第二。
水滴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
天眼查数据显示,水滴成立一年多来,获得美团、腾讯等1.6亿元A轮融资。2019年3月,获得腾讯领投的近5亿元B轮融资。博裕资本再次领投超10亿元C轮融资。2020年8月,瑞士再保和腾讯联合领投近2.3亿美元D轮融资。11月,美团再获1.5亿战略融资。这两轮期间,北京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共经历了7轮融资。
TAG:水滴筹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