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被广泛传言的“淘宝小程序”终于有了雏形,近日,传闻中的主角——“轻商店”开始内测。
虽然不叫“小程序”,看上去更像微信的品牌页面,但轻商店还是有小程序的影子:开发简单,除了展示品牌信息外,还有群聊、发文章等功能,希望打通线上线下的会员体系。这是继微信、支付宝、百度、今日头条之后,又一个想做小程序平台的超级APP。
▲淘宝轻店铺内测页面。图片来自:
曾经被冷漠看待的小程序,借助“小游戏”实现了自我救赎,甚至帮助增长停滞的微信再一次“小飞跃”。在俘获了用户心智后,小程序开始发挥更大的能量。电商尤其是团购、工具、生活服务、内容消费……这些应用借助小程序,以低成本完成了新一轮的拉新、提升活跃、增加留存。
在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巨头们开始大举押注小程序,一如2017年的内容补贴大战。因为小程序的操作系统属性,这场战争甚至隐约类似于移动互联网刚起步时几大科技公司对移动操作系统的争夺。
谁会笑到最后?小程序的未来又将如何?战斗才刚刚开始,但回首过去、对比过去,这些问题已经值得我们深思。
小游戏救援小程序
“小游戏的上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让整个小程序生态受益。”
2018年5月,腾讯发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18财年靠前季度财务报告,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小游戏。
腾讯的喜悦是有道理的。2016年第四季度,成立六年的微信迎来了转折点,微信和QQ合并后的月活跃用户数首次超过成立17年的QQ,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
然而,微信的用户增长却不断触及中国网民数量的天花板。2017年,尽管微信月活跃用户仍保持了10%以上的同比增长,但环比增速却大幅下滑。第四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达9.89亿,较上一季度的9.8亿仅增长100万,环比增长0.9%。微信的增长似乎已经陷入停滞。
2018年靠前季度,已经是国民级应用的微信又实现了一次“小飞跃”。当季度,微信月活跃用户首次突破10亿,环比大幅增长5.2%,超过了2016年第三季度的水平。当时,微信活跃用户还在以30%的同比增长率增长。
小游戏是微信增长的关键。
2017年12月,微信开放小游戏,上线了一款名为《跳一跳》的样本游戏,自此之后一直稳居小程序榜首。上线仅20天,《跳一跳》日活跃用户就突破1亿,留存率惊人,远超传统H5游戏。
小游戏触手可及,随时可用,使用成本无限降低;游戏排行榜、好友竞赛、群聊社交,让小游戏全面火爆。
▲ 小程序平台上的音乐游戏。
小游戏彻底让被压抑已久的小程序焕发了生机,培养了用户习惯。曾经因入口不足、接口有限、前景不明朗而被开发者忽视的小程序,一夜之间成为了无人敢忽视的平台。
2018年年初,小程序日活跃用户数达到1.7亿,上线小程序58万个,覆盖100万开发者和2300个第三方平台。到第二季度,小程序日活跃用户迅速突破2亿,相当于1条微博或1.6个抖音。单从规模上看,小程序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平台之一。
超级应用与小程序竞争
阿里巴巴是第二家率先发现小程序价值的巨头。
9月12日,蚂蚁金服宣布支付宝小程序正式上线,但这更像是“先赢后战”的军事策略。
正式上线当天,支付宝平台上的小程序数量就已经超过2万个,日活跃用户超过1.2亿,累计用户超过3亿。当然,这样的数据,是支付宝公测一年的成果。
百度、今日头条紧随其后。4月,悄然出现在百度APP中的小程序被媒体关注。9月25日,百度宣布智能小程序申请正式开放。此时,百度小程序月活跃用户已突破1亿。9月18日,今日头条也开始内测小程序平台。除了3月份小米、华为、OPPO、vivo等10大中国手机厂商联合推出的“快应用”,淘宝的“轻门店”外,每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平台都有做小程序的想法。
▲快应用由多家手机厂商共同主导。
但在微信的“阴影”下,各家企业只能选择差异化发展。
比如目前定义最为明确的支付宝小程序,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把握支付宝自身特色”的策略,即支付宝天然就是做服务的,其服务属性也是消费者心目中最鲜明的标签,其线下规模足够大。
因此,支付宝开放了支付获客、营销服务、会员管理、芝麻信用、位置服务、供应链、资金管理、金融服务八大能力。在此基础上,工具、零售、生活服务、出行交通、公益、金融、教育、医疗、政务等将成为支付宝小程序的重点。
评论者也在梳理各家公司的独特优势,比如百度有信息流、搜索和AI;今日头条有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用户群、极长的用户使用时长和内容分发;快应用有手机厂商的支持;淘宝用户对品牌打通其线上线下会员体系的需求强烈。
小程序的天花板在哪里?
支付宝要拿出10亿来激励和孵化小程序的发展,看来小程序平台也将成为巨头们大举补贴的战场,就像2017年的内容平台一样。
在人口红利消失的背景下,小程序与优质内容一样,肩负着精准运营用户、提升活跃度、增加留存的重任,因此巨头们愿意为小程序的繁荣投入真金白银。而且小程序更丰富、闭环的体验,在激活下沉用户、提升平台自身能力方面,远比内容本身更强大,其实其重要性类似于移动互联网之初的手机操作系统。
但至少目前来看,小程序的天花板还是比较大的。
打开苹果App,现有的应用类别中,阅读(包括报刊杂志、新闻分类、图书)、工具(参考、工具、健康健身、商务、导航、效率、天气)、生活服务(教育、出行、餐饮、生活、医疗)、电商(购物)、娱乐(娱乐、音乐、体育)、以及不少游戏等都可以很好地移植到小程序中,有些甚至因为使用成本的降低和社交裂变而获得了新的活力。
然而,仍有许多应用程序并不适合“用完即弃”的体验。
2018年5月,小程序“黑卡相机”因能将照片与梵高的《星夜》智能拼接而爆红,并获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创下小程序领域的纪录。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一款摄影、视频类应用成为现象级的小程序,而黑卡相机本身已经转型为集趣味滤镜、搞笑视频于一体的工具+内容消费小程序。
▲ 的当前界面。
摄影、摄像,包括剪辑类应用,对体验的要求极高,包括高质量的图片、滤镜叠加效果的实时预览等。但在小程序中,目前的摄影、视频类应用都选择调用微信内置相机,拍摄完成后才能进行处理,这样的体验远不能和原生应用相比。
因此,小程序平台更像是一个打折的应用商店,与超级平台的能力形成互补,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低频、刚需需求,用休闲内容、游戏等填充用户的碎片时间。但摄影摄像、长视频、音乐、AAA游戏、社交、金融等强调体验、沉浸感、安全性的应用,以及具有强账户体系的社交软件,并不适合小程序的成长。
小程序的未来,是各个超级App特点和属性的有限延伸:连接万物的微信,对应的是连接人与服务的小程序;以支付延伸边界的支付宝,对应的是提供生活、金融服务的小程序;兼具搜索、信息流、内容分发能力的百度、今日头条,对应的是关联内容、被用户被动接受的小程序。
与手机操作系统不同,各家公司推出小程序平台并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它们可以在用户手机上安全共存,在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母应用之上提供更多相关价值,并反哺后者。
这时候,一个不开发小程序的大型平台就不是一个好的超级应用。
快来 star/pin “”
⭐ 不要在信息洪流中错过好内容⭐
为什么说它是四年来 Mac OS 最大的更新呢?
TAG:淘宝内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