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张伟/文元满/编辑
经过几年的快速扩张,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监管日趋宽松,到期换证为行业清理提供了充足的机会。
近日,央行发布第四批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决定。其中,9家支付机构不再续约。此外,随行支付支付有限公司、山东在线明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停牌。业务范围缩小。数据显示,第四批支付牌照共有84家企业获准换发,有效期为2017年6月27日至2022年6月26日。
其中,未续签的9家机构包括:莆田银通支付有限公司、西安银信商通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北京椒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信新合支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山西兰花商务支付有限公司、哈尔滨金联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瑞祥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长沙商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乐福支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财经》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上述8家支付机构未能续展的主要原因包括经营亏损不可持续、僵尸企业尚未开业、《支付业务许可证》擅自转让等,详细以下。
莆田银通支付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从事预付卡(上海)发行和受理业务。公司多年来未开展实质性业务,持续亏损。截至2016年底,累计亏损9082.86万元,占实收货币资本的60.55%,公司经营难以为继。
西安银信商通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从事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陕西省)。 2015年执法检查中,监管部门发现该公司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3393.73万元,造成备付金缺口2325.04万元,严重危害客户资金安全,侵犯消费者权益。 。
北京椒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从事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北京)。公司多次违法变更主要投资者等重大事项。通过股权结构违法变更,将控股股东由北京椒广传媒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七分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变相转让《支付业务许可证》;同时,公司违规更换董事、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级管理人员。上述变更均未按规定报监管部门批准。
北京中信新和支付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从事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北京)。公司控股股东北京欧克莱迪咨询有限公司多次发生股权转让,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多次变更。上述变更均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属于变相转让《支付业务许可证》。 2013年以来,该公司未实际开展支付业务,被列为“僵尸”企业。
山西兰花商务支付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从事预付卡(山西省)发行和受理业务。支付业务设施不符合相关标准和信息安全要求,存在严重安全风险。公司未提供支付业务设施技术安全的有效证明;其核心业务系统被外包且外包服务合同到期,支付业务的连续性面临较大风险。
哈尔滨金联信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从事预付卡(黑龙江省)发行和受理业务。 2014年以来,该公司未开展实质性支付业务,被列为“僵尸”企业。
安徽瑞祥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从事预付卡(安徽省)发行和受理业务。 2015年,公司未经监管批准变更控股股东(涉及91%股份),属于擅自转让《支付业务许可证》的行为。
长沙商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从事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湖南省)。 2013年,公司未经监管部门批准变更控股股东(涉及100%股权),属于擅自转让《支付业务许可证》的行为。同时,该公司多次挪用客户储备金,侵犯消费者权益。 2015年,公司挪用客户准备金214.93万元。 2016年,再次发现该公司挪用客户准备金64.05万元。
2012年6月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乐付支付有限公司支付牌照至今尚未换发。公司主要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全国)。目前,乐福支付拥有35家分支机构,公司以银行卡收单业务为核心业务。据公开报道,监管机构决定不予续展乐付,是因为其多次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规定。 《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
此外,本次续签结果显示,遂行支付被责令停止吉林、辽宁(含大连)、浙江(含宁波)、福建、黑龙江等5个省市的银行卡收单业务;山东在线名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续展预付卡(北京、青岛)的发行和受理,仅保留互联网支付牌照。
央行于2010年6月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从事支付业务需要取得第三方支付许可证,又称《支付业务许可证》。随后,央行于2011年5月、2011年8月、2011年12月、2012年6月和2014年7月先后发放了五批约270张支付牌照。
据灵易财经统计,截至目前,经过四批换牌后,共有24家支付机构失去了支付牌照,市场上还剩下247张支付牌照。上述24家支付牌照被注销的原因主要分为三类:严重违规(13家公司)、主动申请注销(1家公司)、企业合并(10家公司)。
从吊销牌照来看,主要涉及预付卡的发行和受理。此前,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党的十八大后,预付卡业务连年萎缩,尤其是2014年、2015年。另外,还有商户线下收单拿不到钱的问题,这也与准备金管理有关。
除了牌照不断缩减,监管机构在业务上也逐渐加强了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管理。今年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托管要求。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并于今年4月17日正式开始,存入金额将按照上季度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计算,并按季度调整。
登陆北京并备受市场关注的统一网上支付清算平台,网联(面向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上支付清算平台)在经过灰度上线测试后,近期也开始聚焦业务量。今年三月底。
截至6月30日,支付机构接入方面,财付通、网银、快钱、百宝支付、支付宝、平安支付、易宝支付等7家支付机构已完成接入。联动优势、中国移动业务接入已经进入倒计时。
业内人士指出,储备金集中管理和线上平台正式运营,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结算起到了监管作用,第三方支付行业将迎来新的苗头。
自2014年7月发放最后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摄影监管不断收紧。 6月29日,传化智联宣布,传化支付获得央行颁发“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预付卡发行受理”三张支付牌照,成为物流行业较早一家获得央行三张牌照的企业。同一时间。
上述接近央行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近年来很多支付牌照并没有发挥出支付牌照的作用,所以行业需要清理,但并没有完全停止发放牌照。对于确实需要牌照的机构,他们还是会考虑自己的实际业务。
随着支付牌照收紧,牌照价格屡遭炒作,价格可达上亿。 “支付牌照价格必须分为两部分。一般支付机构有几十万商户,不能只看牌照价格。”一位业内权威人士表示。
TAG:支付业务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