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铁路物流产业园是根据交通运输方式分类的一类物流园,它是以铁路货运站为基础,以铁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实现铁路车站与物流功能区的结合。铁路物流产业园是以铁路枢纽、铁路货场等场所为主的物流节点,是各种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集中布局的场所,是通过衔接几种运输方式优化铁路物流的货物集散中心。

一、我国铁路物流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

1、铁路货运市场

铁路物流产业园的建设与当前铁路货运和物流发展形势密切相关,是铁路货运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是整合物流资源的需要。面对开放的运输市场和激烈竞争,铁路货运必须在加强干线运输的同时,提供好运输通道首、末两端的仓储、配送和信息、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

2、铁路物流产业园规划布局

近年来,伴随着物流发展和铁路货运市场的增长,我国铁路物流园区建设呈急剧扩张的态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2018年7月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2018)》数据(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2017年年底),全国包括运营、在建和规划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1638家,约10.9%(178家)的物流园区交通主导方式以铁路为主。其中,在建和运营的物流园区中,有26.4%的园区含有铁路货运场站或引入铁路专用线。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均达到80%,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基本引入铁路专用线。到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力争接入比例均达到85%,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全部实现铁路进港。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印发《铁路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及2015-2017年建设计划》,铁路总公司规划建设33个一级铁路物流基地和175个二级铁流物流基地,各铁路局层面自主规划三级铁路物流基地。

3、投资开发主体

从园区开发方式来看,***在我国物流园区开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企业自主开发、***与企业合作开发模式。我国铁路系统长期处于政企合一的状态,虽然我国目前进行大部制改革,铁道部政企分离,但在一定时间内铁路系统将处于政企分离的过渡阶段,铁路物流园区等相关大中型铁路项目的投资大多沿用过去的投资模式。随着铁路系统改革的不断推进,相信不同的铁路物流园区采用不同的投资开发模式将不断增多。

4、类型与服务功能

《物流园区分类与规划基本要求》(GB/T21334-2017)按照园区依托的物流资源和市场需求特征,根据服务对象和功能,将园区分为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口岸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等5类。

铁路物流园区从货运服务型园区向综合服务型园区发展,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指具有两种(含)以上运输方式,能够实现多式联运和无缝衔接,至少能够提供货运枢纽、商贸服务、生产服务、口岸服务中的两种以上服务,满足城市和区域的规模物流需求。

5、运营管理

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模式包括管理方式、入驻企业类别、流转商品种类、物流强度、收入来源等。我国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主要采用由***主导,企业自主经营的模式,也有***设立的管委会及第三方专业运营管理机构管理模式。由于铁路物流园以铁路货运站为基础,以铁路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现阶段铁路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一般由铁路运输部门或下属子公司负责管理。但随着铁路物流园区的投资主体与管理运行主体相分离的不断深入,委托经营和合作经营将会成为铁路物流园区运营管理的主流。

6、铁路物流园区案例

案例一:浙江嘉宝物流园

嘉宝物流园区是依托铁路运输为主的综合服务型陆港物流园区,由兰溪嘉宝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8亿元,占地74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园区由煤炭专属经营区、建材业配套物流中心、日用化工物流中心、纺织业配套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综合配套服务区等几大功能区块组成,同时场内还拥有四条铁路专线,其设计能力为年通过货物300万吨,集中供应物资10亿元,年货物流通总值约50亿元,是兰溪市内最大的区域组织型物流园区。

案例二:广州富力国际空港综合物流园

富力综合物流园位于中国广州市花都区华东县,项目总占地1470亩,规划总建面积达142万平方米,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物流园区。根据物业园区官网介绍,该项目现已投入运营的物业面积约达92万平方米,包括高端电梯式仓库、三层盘道式仓库,2+2式坡道仓、全温区冷库、现代化办公大楼及配套员工公寓等,具备极强的仓储扩容性。

案例三: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物流园

成都轩众国际物流中心位于成都国际铁路港内,是上海轩和物流集团下属项目,2017年入驻青白江,占地131.5亩,计划总投资5.5亿元,设计建造面积11.8万㎡。规划建设总部办公、冻品交易、冷链仓储、零担快运、区域分拨五大功能区,打造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智慧园区,为中欧班列、多式联运、全国货物集散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平台。

目前,成都轩众国际物流中心一期项目已经建成零担快运中心建设面积35000㎡,2019年12月投入试运行。运行一年来,园区凭借一流的硬件设施、智慧的管理系统、细心周到的园区服务、经验丰富的运营团队,吸引了大批物流企业入驻。目前,中心已入驻物流企业30家,租赁面积达到了90%,总体运营情况较好,逐步形成了“一站发全国”的综合服务园区。

中心二期项目投资1.5亿元,为综合配套及总部办公,每年可为青白江纳税1500万元以上。“二期项目建设面积为6.5万㎡,2022年10月完工,建成后将为园区内将近3000个员工和商户提供配套服务,并引进一些贸易企业,为其提供总部办公场所。二期建成以后,将成为港区目前物流园区综合服务最大的配套基地。

轩众国际物流中心的建设,意味着成都国际铁路港现代物流产业再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节点,开放的口岸、产业的聚集、产能的优化,都将强有力支撑成都乃至四川塑造外向型经济地理格局,建设更为开放的西部高地。

案例四:三门峡 铁路综合枢纽物流园

三门峡铁路综合枢纽物流园项目处于陇海铁路、浩吉铁路、三洋铁路三大干线铁路以及郑西高铁、运三城际铁路交会处,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中心。

案例五:定州物流园

该物流园立足定州,面向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

主要对接天津港,天津在京津冀圈里,比起走曲港高速对接连云港,将大大缩短货物出口的里程和时间,为企业节约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外贸的繁荣发展。

案例六:菏泽铁路物流园

山东济铁菏泽物流园位于菏泽市,是由济南铁路局与菏泽市***联合打造的综合性商贸物流园。园区占地总规模4500亩,项目总投资50亿元,2015年1月启动建设,园区建设以“现代物流、智慧物流”为目标,坚持以铁路货物运输为核心,以“互联网+高效物流”为基本要求,充分发挥铁路综合运输优势,有效整合物流市场要素和资源,构建多式联运综合商贸物流园区,建设集城市配送和专业市场为一体的综合物流园、产业集聚型物流供应链服务基地、多式联运货运枢纽节点、集约化物流信息中心、规划区域内最大的货运集散中心。

园区市场定位为以铁路为主导的多式联运基地、内陆港、公路港、地区性商品车物流基地、冷链物流基地。菏泽铁路物流中心功能主要划分为“十区”“一中心”。“一中心”指综合服务中心,“十区”指的是,建设铁路商品车、成件包装、集装箱(笨大)、石油化工、公路港、内陆港、城市配送、流通加工、冷链物流、电商产业园等10大功能区。

2020年菏泽铁路物流园区、青岛港菏泽港区和空港物流园区将建设完成,同时这些物流园区“落户”菏泽后还会辐射周边城市,成为鲁西南最大“无水港”。其中青岛港菏泽港区是目前我国开放程度最高、优惠政策最密集的特殊监管区域,最大的受益者将是菏泽本土的进出口企业,无水港区、国际物流区、商贸物流区、加工制造区和中央商务区五大板块将会使企业享受到“免税、保税、免证、入区退税”政策,其中无水港和物流中心是功能区的核心。

届时,市民可在“家门口”买到实惠进口货,进口汽车、红酒、牛肉和奶粉等商品,通过功能区搭建青岛、菏泽两市的桥梁,进口商品到达青岛的同时就如同到了菏泽。

5、规划要点

物流园区项目的总体规划,就是在空间和实践上,对物流园区项目的新建,改造和扩建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要点一:铁路物流园区的货运量预测

“物流量”是物流园区生产中的重要概念,是物流活动各环节产生的实物在物流活动中数量的总和,包含货运量库存量和配送量等部分。由于铁路物流园区以铁路运输为重点,因此园区的货运量就成为影响园区规划的最重要因素。对货运量的预测不仅能为园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还能为合理规划物流园区规模、建设基础设施、改进作业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要点二:铁路物流园区的功能区布局

形成有利于园区及产业发展的科学合理布局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分区,是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铁路物流园功能区布局指根据园区的功能设置,划分功能区,并结合铁路货运量对各功能区面积进行计算,确定各功能区的规模,根据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园区土地和地理条件差异以及园区发展战略,最终形成平面布局方案。

要点三:运营规划一体化

部分物流园区存在规划设计落地性差,部分建成的园区缺乏成熟的营运管理,投资无法回收,建成无法运行等情况。营运规划一体化指将前期规划设计与中期建设以及后期落地运营结合起来一体化实行,需要规划设计师与项目运营经理间的沟通。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2-7207-3477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二维码
线